生活中每一個重要場所(住家、工作地點、學校等)皆找一名信任的親友,在緊急時可以立即通知您注意警示或前來幫助您。
找一位離您比較遠(如不同村/里)的緊急聯絡人,避免鄰近的緊急聯絡人遭受同樣災害而無法前來幫助您。
將您家裡的備份鑰匙交給其中一位緊急聯絡人。
出外旅遊要先告知緊急聯絡人。
在外住宿請告知旅館人員您的聽覺狀況,確認發生緊急狀況時,他要如何通知您。

生活中每一個重要場所(住家、工作地點、學校等)皆找一名信任的親友,在緊急時可以立即通知您注意警示或前來幫助您。
找一位離您比較遠(如不同村/里)的緊急聯絡人,避免鄰近的緊急聯絡人遭受同樣災害而無法前來幫助您。
將您家裡的備份鑰匙交給其中一位緊急聯絡人。
出外旅遊要先告知緊急聯絡人。
在外住宿請告知旅館人員您的聽覺狀況,確認發生緊急狀況時,他要如何通知您。
發生緊急狀況時,用什麼方式通知您。
告知緊急聯絡人什麼時候您不會使用助聽器、電子耳(如洗澡、睡覺時),以及該如何聯絡。
讓緊急聯絡人知道您的緊急避難包放在哪裡。
發生緊急狀況時,用什麼如果因為災害使緊急聯絡人無法出現,或是助聽器、人工電子耳損壞,該怎麼辦。方式通知您。
確認緊急狀況時的必要步驟。 例如:若緊急聯絡人是家人,則請家人(1)叫你;(2)帶輔具;(3)拿常用隨身包、緊急避難包。
準備3天份的物資。
物資儲備項目因人而異,按照您的生活模式,思考少了哪些東西會讓生活陷入困境,那些東西就是您應該儲備的內容。
可以依據您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多採購一點數量,其中食物盡量選擇不須加熱煮食或用冰箱保存者,如罐頭、乾糧,以因應停電狀況。
除了平常使用,放有現金、行動電源、重要證件(健保卡、身分證、身心障礙證明)、濕紙巾等衛生用品的隨身包包外,請再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並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。
緊急避難包內容物以維生必需品為主,並以自己覺得重要但公部門不會準備的東西為優先,控制在自己可以帶走的重量與大小,並半年檢查更新一次物品。建議物品:
在助聽器/人工電子耳/調頻系統的除濕盒或收納盒上貼發光貼紙,以便停電時可以快速找到它們。
安裝符合您需求的警報系統,例如燈光閃滅的火災警報器、在浴室中加裝閃示燈,並定期更換電池。
平常使用的醫療器材,做好使用方式的說明,方便緊急聯絡人或救災人員在災時可協助您使用,並確保緊急時可以順利搬出。
若您有維生設備需求,請做好停電的備援規劃。
有慢性病的人要備妥處方箋影本、確認平時就診醫療機關的聯絡方式,及藥物的存量與使用期限。
從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詢問居住較久的鄰居、村里長,確認住家及附近是否發生過災害,以及致災原因是否還存在。
請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「災害潛勢地圖網站」 查看所在地是否有災害潛勢。
向鄉鎮市區公所確認自己是否在災害保全戶名單內。
建議優先查詢情境: (1)淹水潛勢24小時累積500毫米雨量 (2)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 (3)大規模崩塌災害潛勢地區 (4)活動斷層
簡易評估方法: 1974年(含)以前取得建造執照的建物(或是考量施工期程,1977年(含)以前完工),有最高的地震風險。若過去沒有做過耐震評估,一定要找建築師、結構技師或土木技師等專家評估。
1999年(含)以前取得建造執照的建物(或是考量施工期程,2002年(含)以前完工),有較高的地震風險,若經濟許可,建議與全棟建築物所有權人共同找建築師、結構技師或土木技師等專家進行耐震評估。耐震評估補助資訊可查詢內政部國土署「老屋耐震安檢」相關內容。
進階評估方法: 可到 「街屋耐震資訊網」 評估您家是否耐震。